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协同促振兴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天仪率队赴剑河县调研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作者:黄泓潜 时间:2025-11-14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压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推动校地帮扶工作提质增效,11月12日至13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天仪带队赴黔东南州剑河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专题调研,学院副院长何亚平参加调研。

在麻栗村召开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座谈会上,学院派驻麻栗村第一书记邓志刚详细汇报了驻村以来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情况,分析了当前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并汇报了下一步针对性推进举措。与会校地双方同志围绕产业提质、人才培育、资源整合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凝聚帮扶共识。

剑河县委副书记赵锡彬代表剑河县委、县政府对杨天仪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学院长期以来给予剑河县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院始终心系剑河发展,在人才输送、项目共建、物资支援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派驻的7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务实奉献,以优良作风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为剑河县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杨天仪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向剑河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党组织为驻村干部搭建的成长平台、给予的悉心指导与关心支持表示诚挚谢意,对驻村干部坚守一线、担当作为的工作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体驻村干部致以亲切慰问。围绕进一步深化校地协作、提升帮扶实效,他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锚定“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总基调,构建校地协同全方位帮扶体系。要坚持“全校一盘棋”思想,系统整合教学、科研、人才、资源等优质要素,形成支持剑河县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依托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等骨干力量,打造“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引领、全域覆盖”的帮扶格局,推动帮扶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复制推广;统筹短期突破与长远发展,既要高质量完成年度帮扶任务,又要科学谋划中长期帮扶规划,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帮扶。二是强化党建帮扶核心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指导帮扶村党组织完善议事决策、组织生活等制度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要以文化育人与教育帮扶为纽带,通过打造党建墙绘、升级农家书屋、深化捐资助学等举措,营造崇学向善、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提质。三是聚焦“一主两辅”产业布局,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要立足麻栗村钩藤产业优势,助力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借鉴柳堡村大米推广经验,优化产品包装设计,拓展市场推广渠道,探索钩藤茶等特色产品开发路径;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开展学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等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四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精准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要紧扣剑河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特派员与地方产业精准对接,积极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将学院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剑河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智力保障。

杨天仪强调,乡村振兴帮扶是学校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学院党委、行政将始终扛牢政治责任,由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力以赴整合资源、搭建桥梁、强化保障,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剑河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与资源支持。

调研期间,杨天仪一行还深入麻栗村钩藤种植基地、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现场,实地察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生产生活需求与帮扶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

  一审:杨静   二审:王申申   三审:杨阳
  一校:周维维   二校:梁美莲   三校:朱培

Copyright © 2015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