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的建筑师而言,学会如何“框景”,是理解空间、光影与叙事关系的第一课。为引导学生将专业视角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近日,建筑工程系黔中心苑辅导员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镂空映景,定格校园”创意摄影实践活动。



活动为每位参与者提供了一套以国旗、天安门等为元素的爱国主义题材镂空卡纸。这不仅是拍照的道具,更是一个移动的“取景框”、一个思考的“过滤器”。同学们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着一场关于“框景”艺术的探索:他们以天安门的轮廓为“画框”,将图书馆前的晨读身影纳入其中,探讨着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他们利用国旗图案的镂空,捕捉光线在教学楼立面上的微妙变化,进行着一场生动的“光影叙事”。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一次对构图、透视和正负形关系的反复推敲,也是一次将爱国符号与校园日常进行艺术重构的创新实践。



短短一周,活动便征集到60余幅充满巧思与深情的作品。此次创意摄影活动,不仅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堂行走的“建筑美学课”。它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看”,学会用设计的“眼”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建筑工程系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打造此类融思想性、趣味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品牌,引导学生在发现校园之美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锤炼专业本领,为未来投身“美丽中国”的建设,储备下最宝贵的审美感知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