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对内部审计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作者: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时间:2025-10-29 点击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深刻影响并引领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与单位治理机制的关键构成部分,接受党的领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安排,具备深厚的理论、实践及现实基础。

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源于法定制度安排。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为党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宪法中六次提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彰显了确立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审计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本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些法律规章构成了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最高行为规则,故而必须依法坚持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契合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在组织内部,复杂的治理结构易引发多元权力中心、利益冲突及权利失衡等问题,进而滋生贪污腐败行为。内部审计凭借专职监督职能与相对独立性,能够深度融入组织治理结构的关键单元,通过实时检查发现问题,并向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最高领导层(党组织和治理层)报告,以便及时整改,确保组织有序、高效运行。党的绝对权威性是协调组织内部利益的根基,能对高管层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切实维护组织的整体利益。

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政治特色。党的十九大所总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十个明确”,其中首要的便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所具备的强大政治优势。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正是这一优势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特色的具体彰显。这一领导模式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增强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显著提高了内部审计效能。

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顺应了社会共治的迫切诉求。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可能存在立法漏洞、执法不力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若不加以遏制,将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在此形势下,强化审计监督成为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事项。党中央设立审计委员会,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任,充分表明我党将审计视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在国家治理中,内部审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能通过完善组织治理结构参与内部治理,又能配合国家审计进一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推动实现多元主体协调互动的社会共治格局。

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强化了其权威性,拓展了其功能,为中国特色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深刻认识并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5年第7期)


  一审:谢倩倩   二审:刘婷婷   三审:唐芳柱
  一校:姚宏一   二校:黄依楠   三校:罗雪原

版权所有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审计处

Copyright © 2015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