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校企协同筑根基 产教融合启新程 ——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斌儒带队赴信息工程系开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李本纬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工程系

8月22日,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斌儒,党委委员、副院长王珂佳,党委委员、副院长游明伦等校领导深入信息工程系开展专项调研,重点考察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成果,并听取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进展汇报。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庚斐、主任吕志君,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文斌、西南区域副总经理朱映、校企合作总监万新军、项目经理宋诗涵等全程陪同调研。

调研首站选在信息工程系数智孵化园。在吕志君主任的细致讲解下,校领导一行深入了解了孵化园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及企业入驻情况。从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的设备环境配置,到入驻企业的项目落地成效,再到学生参与实践的真实案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产促教、以教兴产”的鲜明特色。

张勇书记对孵化园“引企入校、育训结合”的建设思路给予高度赞誉,指出数智孵化园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练兵场”,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随后,校领导一行走进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教学实训区与数据标注基地,实地察看学生真实工作情况,详细了解了从数据清洗、模型训练到标注质检的流程。学生们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AI数字人才画像管理平台演示现场,校企双方技术团队详细介绍了平台的研发背景、核心功能及应用成效——该平台通过整合学生学习数据、实训表现、企业评价等多维度信息,构建动态化、精准化的人才画像,为企业精准选人、学院定制化培养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张勇书记强调,要将“边学边练、工学结合”的培养理念贯穿学生整个大学阶段。从大一入学起,就应系统规划、引入产业项目,精准发力,让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即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辅助工作;大二阶段深入项目模块开发与技术辅助支持;大三全面融入企业核心项目研发,真正实现“学习进度与项目推进同频、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同步”。

实地调研结束后,校企双方在信息工程系会议室召开专题座谈会,总结成果、共商未来。

信息工程系吕志君主任、校企合作处吴玫处长先后汇报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1.0阶段建设情况和成效,自产业学院成立以来,双方标志性成果国家级12项、省级19项,课程资源建设专业基础课20个、核心课18个、工程案例67个等,校企联合培养学生1200余人,毕业生双证率95.8%,就业率达97%以上,学生满意程度达95%以上,高薪就业比例(5000元/月以上)达50%以上,其80%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就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适配度显著提升。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文斌副总裁回顾了双方合作的历程与成果,并就深化合作提出建议,表示集团将持续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在师资共享、技术共建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学院从“协同育人”向“协同创新”升级,助力学院打造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西南区域朱映副总经理则围绕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优化、职本贯通、精准对接区域行业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紧扣五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与教育质量等具体事项展开汇报。

游明伦副院长对下一阶段合作提出新要求,强调要“发挥企业产业与生态优势,侧重重点产业人才培养”,明确指出推动学院与区域内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要搭建定向人才输送通道,也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动态调整合作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应用型人才。

王珂佳副院长围绕“产业导入”与“国际化发展”提出具体要求:要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加强与中软及其生态企业的联动,推动第二轮新双高建设实现“内外循环”——对内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对外赋能区域产业发展;同时,应深化与国际知名企业及院校的合作,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标准和教学资源,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数字人才,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做好人才储备。

武斌儒院长从合作背景与意义出发,指出大数据产业学院是我院响应国家“双高建设”与“数字中国”战略、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0阶段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破解发展“内外部”驱动的关键路径。他强调,下一阶段应聚焦“机制体制优化”,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管理机制、虚拟财务机制和师资互聘激励机制,推动合作从“项目层面”深化至“制度层面”,构建“风险共担、价值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新格局,实现从“双线运行”到“并线运行”,最终走向“融合运行”,真正形成校企双元驱动,全面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能力与水平。

张勇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出“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为目标,打造新一轮‘双高’建设与职本贯通样板”的战略定位。他强调,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学院向2.0阶段跨越:一是聚焦“内涵建设”,围绕数字经济核心领域,优化专业群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专业;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联合中软国际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三是突出 “示范引领”,将产业学院建设经验融入“双高”建设与职本贯通试点工作,力争形成可辐射全国的产教融合品牌,为国家培养更多 “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数字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数字产业升级贡献“轻工力量”。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信息工程系产教融合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校企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学院将与中软国际携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书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篇章!

  一审:谢扬   二审:张庚斐   三审:吕志君
  一校:石珂珂   二校:黄丽蓉   三校:王正才

Copyright ©gzqy.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0003953号-1

黔ICP备10003953号-2

贵公网安备 52990002000248号

贵公网安备 52990002000249号

访问人数: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云安路1号贵州轻工职业大学科技新城校区

电话:0851—88506060

邮箱:gzqgzyyx@163.com

网站管理单位:贵州轻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