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上19:00我院450多名师生到贵州医科大学大礼堂观看由省教育厅和文化厅主办、贵州医科大学承办、浙江话剧团与贵州省话剧团共同创作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此心光明》。此剧以旷世大儒王阳明修学悟道、几经生死,最终创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传世心学的起伏人生为剧情主线。

明成化八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瑞云楼。自幼天资聪颖,虽然到了五岁还不能说话,却已能将祖父平时诵读的诗书默记于心。青少年时即随父至北京就读,性格豪迈不羁,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三教九流无不深究。二十多岁时遂留心武事,精究兵家秘籍。三十五岁时,王阳明在京为官,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下诏入狱,判廷杖四十,气绝复苏,并被贬至贵州龙场。

龙场位于贵州西北荒山峻岭之间,人迹罕至,环境极为恶劣。王阳明与三个随从初至此地,水土不服,言语不通,连居住的一间房子都没有,他们就住茅屋,居山洞,尝尽了千辛万苦。在龙场两年多来,王阳明在极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不忘修身讲学,终于在一个静谧之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史称“龙场悟道”。从此将心学思想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深度。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将领悟到的“知行合一”本性智慧与自己的才能结合起来,如虎添翼,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两个半小时的话剧,赢得了现场师生热烈持久的掌声,王阳明经历“百苦千难”,坚持生命信念和追求人生梦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