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园区校”协同育人 打造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

作者:李兴书 时间:2024-02-29 点击数:

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贵阳贵安等地大数据企业需求、大数据技术人才需求、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制约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发展的因素;

清晰地认识了贵阳市人口结构、人口择业偏好以及就业现状、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占比和收入情况;

系统掌握了当下贵阳贵安辖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大数据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以及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学历分布现状……

近日,贵州轻工职院信息工程系大数据技术教研室教师一行8人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促进会调研之行收获满满。这对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也有助于提升教研室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拓展行业视野。

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庚斐表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模式改革、产业需求、职业能力,聚力园区校协同育人、订单式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进“政校行企”四融合、“学训践岗创”五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使得专业群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

近年来,专业群不断完善“园区校”协同育人模式,多方共同制定核心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式课程,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转化赛事资源,不断满足大数据产业人才需求,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上,100个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10余名企业工程师变身教师开展授课,校内教师随堂跟学互为助教。在IT行业深耕了10多年的宋诗涵从2021年1月开始,作为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的企业教师,入驻学校开展教学。

“丰富的大数据行业从业经验是企业教师的核心优势,项目化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研团队,学校教师增长了实战经验,企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很大提升,双方共同进步。”企业教师团队负责人宋诗涵说。

大需求,订单培养。五年来,专业群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中软国际鸿蒙班、云上贵州信创班、贵州数据宝数据分析班等5个,培育学员308人。2023年,学员培训合格率突破96%、总体满意度超过95%。经中软国际鸿蒙班订单培养的2023届毕业生徐代江,毕业后入职贵州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目前,他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担任大数据运维组组长。

小需求,工坊培育。为贯通准员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创客的人才培养流程,增强双创能力,专业群制定多元化教学方案,运行2个工匠工坊,打造了10余个创业兴趣小组,并设有大食代、云上智、云智疗等平台。

教学管理过程中,专业群实施的弹性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度,打通了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壁垒,助力学生挖掘潜能和拓展兴趣爱好,深受广大师生青睐。

在校期间,专业群学生参与的项目成果、竞赛成果、证书成果、劳动教育成果等,经认定后可按照一定的规则,折算成相应的专业学分、公共学分、第二课堂学分,并进行兑换。其中,2019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班学生涂勇涛通过获得的技能大赛奖励学分5分,抵冲了公共基础课的3个学分。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专业群教学团队获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大数据技术等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获评“技能贵州”省级示范人培,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信息工程系主任吕志君表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立足“园区校”,重点解决大数据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顺、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不适应、“融入式”协同育人路径不畅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并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之路。

当前,山西、湖南、广西等地的多所兄弟院校对该模式成果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贵州轻工职院校内其他专业群进行了普遍应用,其中,食品生物专业群形成了“两园一台”育人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校企一体”育人模式、艺术设计专业形成“校企联合工作室”育人模式,应用成效显著。

  一审:李兴书   二审:许程棚   三审:张庚斐
  一校:石珂珂   二校:谢扬   三校:吕志君

Copyright © 2015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