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上午9时30分,我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斌儒,党委委员、副院长游明伦、王珂佳等校领导组成调研专班,深入信息工程系开展专项调研,重点考察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成果,并专题听取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进展汇报。信息工程系党委书记张庚斐、主任吕志君,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文斌、西南区域副总经理朱映、校企合作总监万新军、项目经理宋诗涵等全程陪同调研。

(张勇书记、武斌儒院长专题调研信息工程系)
实地考察:见证产教融合“硬实力”
调研首站聚焦信息工程系数智孵化园。在吕志君主任的细致讲解下,校领导一行详细了解孵化园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及企业入驻情况。从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的设备环境配置,到入驻企业的项目落地成效,再到学生参与实践的真实案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产促教、以教兴产”的鲜明特色。
张勇书记对孵化园“引企入校、育训结合”的建设思路给予高度赞誉,指出数智孵化园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练兵场”,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张勇书记、武斌儒院长考察数智孵化园,吕志君主任讲解)
随后,调研专班走进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教学实训区与数据标注基地,实地察看学生真实工作场景。也详细了解了从数据清洗、模型训练到标注质检,学生们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AI数字人才画像管理平台演示现场,校企双方技术团队详细介绍了平台的研发背景、核心功能及应用成效 —— 该平台通过整合学生学习数据、实训表现、企业评价等多维度信息,构建动态化、精准化的人才画像,为企业精准选人、学院定制化培养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此外,张书记强调要将“边学边练、工学结合”的培养理念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从大一新生入学便系统规划、植入产业项目,精准发力,让学生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就同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辅助工作大二深入项目模块开发、技术辅助支持,大三全面融入企业核心项目研发,实现“学习进度与项目推进同频、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同步”。



(张勇书记、武斌儒院长现场考察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与数据标注基地、AI数字人才画像管理平台)
座谈交流: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实地调研结束后,校企双方在信息工程系会议室召开专题座谈会,总结成果、共商未来。

(全体参会领导)
会上吕志君主任、校企合作处吴玫处长先后汇报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1.0阶段建设情况和成效。数据显示,自产业学院成立以来,双方标志性成果国家级12项,省级19项,课程资源建设专业基础课20个,核心课18个,工程案例67个等,校企联合培养学生1200余人,毕业生双证率95.8%,就业率达97%以上,学生满意程度达95%以上,高薪就业比例(5000元/月以上)达50%以上,其80%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就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适配度显著提升。

(吕志君主任汇报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1.0阶段建设情况和成效)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文斌从企业视角出发,回顾了双方合作的历程与成果以及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就深化合作提出建议。他表示,中软国际将持续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在师资共享、技术共建、项目共研、产业导入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学院从“协同育人”向“协同创新”升级,助力学院打造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文斌讲话)
西南区域副总经理朱映则围绕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优化、职本贯通、精准对接区域行业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紧扣五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与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水平、科研技术服务能力、特色一流的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等具体事项展开汇报。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西南区域副总经理朱映汇报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听取汇报后,校领导对产业学院1.0阶段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游明伦副院长提出在新的下一阶段合作中“发挥企业产业和生态优势,侧重重点产业人才培养”,明确要求:推动学校与区域内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既要搭建定向人才输送通道,又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同时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动态调整合作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应用型力量。
王珂佳副院长围绕“产业导入”“国际化发展”提出要求: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加强与中软及其中软生态企业联动,推动第二轮新双高实现“内外循环”—— 对内导入企业项目,对外赋能区域产业发展;同时强化与国际知名企业、院校合作,引入先进技术标准与教学资源,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数字人才,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储备力量。
随后,武斌儒院长从合作背景与意义出发,指出大数据产业学院是学院响应国家“双高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0阶段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破解“内外部”驱动的关键路径。他强调,下一阶段要聚焦“机制体制优化”,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管理机制、虚拟财务机制、师资互聘激励机制、推动合作从“项目层面”向“制度层面”深化,构建“风险共担、价值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实现从“双线运行、到并线运行,最后融合运行”,真正意义上校企双元驱动,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斌儒讲话)
张勇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出“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为目标,打造新一轮‘双高’建设与职本贯通样板”的战略定位。他强调,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学院向2.0阶段跨越:一是聚焦“内涵建设”,围绕数字经济核心领域,优化专业群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专业;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联合中软国际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三是突出 “示范引领”,将产业学院建设经验融入“双高”建设与职本贯通试点工作,力争形成可辐射全国的产教融合品牌,为国家培养更多 “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数字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数字产业升级贡献“轻工力量”。

(党委书记张勇讲话)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学院产教融合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校企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我院将与中软国际携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书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