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了?别急,先来一锅羊蝎子!

作者:信息工程系 时间:2017-05-16 点击数:

  好多朋友会说自己最近一直处在焦虑的状态,而且还想找我咨询怎么针对这个情况做一些应对。对于焦虑,除非那些存在“焦虑症”风险的极端情况,肯定是要推荐到安定医院做具体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而对于其他的许多朋友,我的建议就是请我吃一顿羊蝎子,而且要大锅的!
 
 
  01焦虑,啃骨头时的副产品
        事实上,在吃羊蝎子这类骨头比较复杂、肉又比较难啃的美食的时候,我们是能够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究竟在应对挑战的时候有着什么样的一个心理状态的。
  什么样的人会焦虑呢?就是那种特别想吃干净所有的肉,但是拼了命得搞不定的主儿。但是需要特别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所谓的焦虑,是要分成“焦虑症”和“焦虑感”两种情况的。
  对于“焦虑症”,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神经症了,也就是当事人一直莫名其妙地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一是时间特别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二是没有明显的焦虑对象,或者对于某一焦虑对象有着超出常人反应的焦虑,另外就是会伴随着一些生理上的反应。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是建议到医院做诊断和治疗,因为这种情况即便是心理咨询也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与之相对的,更容易在大家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身上出现的焦虑,其实是“焦虑感”。
  所谓“焦虑感”,其实是当事人在面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的时候所产生的心身反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会遇到这种焦虑感的,只不过有的人明显一些,有的人根本没有留意。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焦虑感,是当我们期待达到某个目标,但一时半会儿又无法掌控、存在失败风险时产生的正常反应,这在西方的描述当中被称为我们要面对“不确定性”,当然,用一个比较具有历史味道的词来说,就是“无常”。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那些“无常”了。例如,后天就要考试了,但是要考的书看了才一少半;晚上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请心仪的女孩吃饭;参加完工作面试,能不能通过,下午就会来通知;下周一就要领结婚证了;月底就是宝宝的预产期了……
       02想吃,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这些能让人产生焦虑感的情况大家肯定都会遇到过其中的一些,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都存在着“想要”和“无常”两股撕扯的力量。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这种“想要”所体现的其实是我们内心当中期待不断发展的愿望,并且基于这样一个愿望,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而这种看上去,或者说从感觉上不太令人愉快的“焦虑感”,其实只是生涯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副产品”,虽然令人不爽,但挡不住是我们不断向前迈进的步伐。回到我们的羊蝎子上面,其实产生焦虑感的过程就是自己的食欲跟吃饭的能力造成了一些阶段性的摩擦,但是人的食欲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其实也是“进取心”的一种表现形式。
  正如前面所讲的,焦虑感作为一种“副产品”,其实也会因为我们接下来的决策和行动而被处理掉,但是在面对同样一锅难啃的羊蝎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一种就是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吃这东西了,然后点个羔羊肉什么的涮着吃,不吃也罢,反正也饿不着。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放弃对于眼前的这件事情的期待,然后寻找其他自己能搞得定的替代途径。这一策略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主要取决于可替代的途径是否存在。比如说作为一个求职者,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面试之后的那种焦虑感,自然也就可以跟自己的老爹打个电话,说儿子想通了,愿意回自己家开的那个跨国公司子承父业了,这是有的选的情况;但是,对于那些拼不了爹的求职者来说,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海投、海面了。另外就是从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这种决策难免会有一种“逃避成长”的风险,正所谓“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心理和生涯的众多理论都在强调不同的人生阶段要经历和体验不同的事情,如果现阶段跳过了,就会在下一阶段加倍偿还,而且就像借了“高利贷”,还不一定能还的清……第二种就是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搞定羊蝎子上面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能啃下来的肉就ok了,剩下的那些复杂的筋头、肉丝、软骨什么的就先不予考虑了。这种应对的策略,其实就是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期待,但是与此同时做一件事情时客观地评估自己具备的能力、资源和条件,从“无常”当中找出来那些自己能掌控和预测得了的部分予以关注和突破,从而获得更高的掌控度和自信心。就拿有生以来第一次请女孩子吃饭这个事情来说,之所以焦虑,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对于吃饭的期待定在了“让对方以身相许”,总感觉如果这次饭吃不好,以后就什么可能都没有了;相反地,如果能够把对于这次吃饭的期待定义成“体会一下跟女孩子用餐是什么感觉,提高自己跟异性单独相处的经验和能力”,自然也就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因为这个目标其实更容易达成,但是确确实实又是在朝着“让对方以身相许”这个终极目标迈进。
  03经验,摆脱焦虑的法宝
        第三种应对策略,需要着重分享一下。事实上,对于焦虑的应对和处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前两种面对羊蝎子时的反应向这一种应对方式慢慢过渡的过程。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可以说是吃羊蝎子的行家了。首先,在看到锅里的羊蝎子的时候,能够分辨出它们分别来自羊身上的哪个部位,是颈椎?还是腰椎或尾椎?而且对于每一块骨头哪里有肉,哪里有筋,哪里有软骨,哪里能用牙咬开,都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从动筷子往锅里夹的时候,心里基本上已经对于选哪一块、怎么下嘴、耗时多久等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了,这其实就是前期的“项目规划”阶段。
  接下来,当筷子夹住选中的那块羊蝎子的一瞬间,也就能通过筷子传过来的触觉对于羊蝎子的熟烂程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等放到自己碟子里,吃到第一口肉的时候,就能够更加精准地对于前面的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了。如果肉都熟透了,自然骨头也是很好撬开的,吃完的时间自然也就会减少,相反地,如果煮得不够烂,自然也就需要费更多的时间。另外,就是要看看锅里有多少羊蝎子,再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没有可能再多点上一锅半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搜集”阶段。
  第三个过程,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其实就是基于前面获得的所有信息,来调整对于吃羊蝎子这个事情的“愿景”,或者说“目标优化”阶段。同样吃一块羊蝎子,可以只吃大块的肉,放弃小的筋头巴脑,大快朵颐;也可以像吃螃蟹一样,抠缝剔骨,慢慢品味;也可以连同骨头里面的油脂一起吃掉,也就是所谓的敲骨吸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确实发现羊蝎子煮得不够烂,那就告诉大家先稍等一下,让羊蝎子多煮一会,先聊聊天,吃点别的垫吧垫吧。究竟将目标定在哪个层面,就是一个通盘考虑的过程了。
  最后,也就是“行动实施”阶段。前面的项目规划、信息搜集和目标优化阶段都要落实到执行层面。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吃羊蝎子到了这种应对方法,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焦虑感了,因为来自外在的“不确定性”已经被内在“掌控力”完全消解掉了,任由出现什么情况,都有一整套的方案在那里等着。事实上,这也就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对抗焦感的一个最为终极的策略——直面挫折,积累经验!
  依然拿找工作举例子,有的朋友说参加面试的时候会感到焦虑,但是有趣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面试你的考官们比你还焦虑!因为有可能他们也是被领导临时抓过来充数,也有可能是他们刚刚担任面试官这个角色,内心也是会七上八下的。但是当我们工作N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求职面试的经历,或者跟当初面试过自己,现在却搂着肩膀撸串、喝酒、飙歌的老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回想起来当初的经历,自然更多的是会心的一笑或者欢乐的调侃。
  所以说,焦虑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老朋友,人生每每遇到想要突破的节点,它都会来到我们身边,然后很严肃地告诉我们:“接下来会有个比较难对付的事情,一定要当心呦!”但是当我们真正渡过了难关,达到了预期,就发现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需要关注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越来越成熟、能力越来越强、经验越来越多的时候,“焦虑感”这位老朋友也就只会在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呆着、默默地祝福着我们,因为它也不愿意去打扰我们所拥有的开心、幸福的人生状态。
  推荐阅读:
献给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的你

Copyright © 2015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