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苗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其独特的文化——苗绣,更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创新苗绣文化,近期,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联合野不拉叽文化工作室、王席洋非遗文创工作室,开展了“到凯掌村去”苗绣文化体验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是针对7-12岁的少年儿童及家长,以特色苗族村寨为活动场所,苗族刺绣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亲子参观体验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体验苗绣文化,感受苗族风情。
早上十点,本次活动的主讲人洋洋(凯掌村苗绣传承人王席洋)手拿蕨菜在村口等候小朋友和家长。大家互相认识后,在她的带领下开始探索村庄。洋洋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今天的创作主题——蕨菜。

它是独属于这个村庄的图腾崇拜,随后向大家介绍了蕨菜为什么成为凯掌村苗族图腾崇拜的历史背景,带领大家,开始了此次苗绣文化之旅。洋洋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凯掌村的历史背景,小朋友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在洋洋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凯掌水库、凯掌小学,感受到了凯掌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凯掌水库是村里的重要水源,它是凯掌村几代村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凯掌村村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凯掌村的发展历程。
凯掌小学是一辈一辈凯掌村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村民们深知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机会看到今天的凯掌小学,虽然这里的教学环境虽然简朴,但却承载着村里孩子的未来。
接下来,洋洋带领大家来到了她的工作室——非遗文创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基地,听她讲述了属于她与苗绣的故事,介绍了对她有着重要意义的苗绣物件,还向小朋友和家长们解读了苗绣盛装纹样的寓意。在洋洋的工作室,大家还欣赏到了许多精美的苗绣作品,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苗绣挑花的魅力。

随后,在了解苗绣文化的基础上,小朋友们亲自动手,体验了手工制作《苗族盛装》拼贴画。在洋洋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了解了基本的苗绣技法,制作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苗族盛装》拼贴画,感受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的最后,小山老师(人类学博士张馨凌)用传递作品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家长们、自愿者们互动欣赏,谈感受与收获。最后洋洋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发了活动证书,鼓励大家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优秀表现,继续探索苗绣文化的传承之旅。




此次“到凯掌村去”苗绣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和家长亲身感受了苗族村寨的自然风貌、人文气息,了解了苗绣纹样的内涵,体验了苗绣盛装拼贴制作的乐趣,更提升对苗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沉浸式地感受苗族文化文化的魅力。未来,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图文:宋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