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7 日下午,贵州轻工职业大学“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苗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会议,在贵州工艺美术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苗绣文化・赋能产业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苗绣文化保护、学术研究与创新转化工作,旨在搭建多方协作平台,推动苗绣这一非遗文化实现活态传承与产业融合发展。会议特邀行业协会、非遗保护机构、相关企业专家及高校教师代表共 10 余人参会,共同为苗绣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首先,贵州轻工职业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春涛围绕“苗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意义与核心工作方向作详细阐述,明确中心将以苗绣文化遗产梳理、技艺研究为基础,同步探索文化与产业结合的路径。

随后,“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项目负责人宋丽梅就中心组织机构设置、初期重点工作计划(含学术研究课题、非遗技艺培训、产业对接活动等)进行具体说明,为中心后续运转提供清晰框架。

在交流建言环节,各参会代表结合自身领域提出专业意见。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黄向阳从非遗系统性保护、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中心加强与地方非遗工坊的联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贵州工艺美术馆副馆长邰馨慧围绕“苗绣研究与传承的可持续性”提出建议,强调要注重苗绣传统纹样的数字化保存与年轻传承人的培养。

贵阳花溪苗图腾非遗馆创始人石金花则聚焦“苗绣文化推广”议题,就如何扩大苗绣影响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苗绣文创产品展开深入交流。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陈昱博士结合高校教学与科研优势,围绕“苗绣学术研究深化”提出建议,主张加强苗绣历史文化、技艺体系的专题研究,为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会议最后,举行了“苗绣文化研究中心” 挂牌仪式,并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标志着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此次“苗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产业赋能领域进入新阶段。未来,中心将依托贵州轻工职业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行业资源优势,持续为苗绣文化的学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产业资源对接提供优质平台,切实助力苗绣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实现活态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