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应用(云计算)
专业诊改报告
(2019年)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云计算)
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
执 笔 人:孙辉
审 核 人:汪洪
2018年12月
2019 年度专业诊改报告
一、《计算机应用(云计算)》专业建设诊改情况概述
计算机应用专业(云计算方向)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两个指导性文件,依据《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专业自我诊改工作。现就2019年自我诊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专业诊改基础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诊改认识。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学习研讨:一是通过教研室会议学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袁洪志主编)专题学习资料,增强对专业自我诊改的理论认识。二是认真学习和研讨借鉴常工程职院开展专业自我诊改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学习,在持续改进的自我质量诊改意识、基于“符合性”特征的人才培养质量理念、基于数据与事实的质量诊断方法、实时动态的网络化数据管理平台支撑、“五纵五横”的质量诊改体系等方面形成共识。
2).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诊改思路。运用质量诊改思维,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等专业建设重点环节,开展专业质量建设专题研究,通过边实践边研究,持续改进和提高专业自我诊改质量。构建“目标引领-标准对照-项目驱动-任务设计-组织实施-问题诊断-学习提高-持续改进”的质量诊断工作机制。提出实施“专业品质建设工程”,明确“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专业、集聚优质资源、建设一流专业、提升专业品质”的专业建设思路,
二、年度专业建设特色亮点
特色亮点 |
举措概要 |
2018年 指标数据 |
2019年 指标数据 |
备注 |
标准建设取得成效 |
按照学院文件要求,通过调研、学习等方式,梳理了云计算教研室相关制度、云计算专业标准、云计算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
|
|
|
运行机制完成初步调研 |
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目标,以质量诊断为推手,以三级专业指标为衡量点,推进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云计算人才培养路径及其运行管理机制。 |
|
|
|
激励和文化驱动 |
计算机应用(云计算方向)专业诊改过程中,以学院绩效奖励、科研奖励、职称评聘等文件制度为依据,驱动专业教师落实诊改任务。 |
|
|
|
三.标准建设
1.专业目标链打造。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为引领,按照《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确立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总目标,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达成人才培养教学目标。
2.专业标准链打造。按照教育部制定和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专业标准架构。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建立专业设置资格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建设工作标准,形成专业建设标准链。
四.诊改实施
1.组织专业教学建设水平。按照《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和实施专业、课程与课堂教学质量诊改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专业自查、专业对标工作、完善专业需求调研、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标准、组织探索本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2.线上线下监测促改进。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参照专业建设标准,结合专业实际制定了专业建设方案,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组织教研室教研室教师听课,开展教学检查、开展师生座谈会、开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等进行线下监测,通过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顶岗实习学生跟踪和学生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等进行线上监测相互结合,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3.预警机制促建设。通过对教学满意度、职业资格证书、教学科研成果奖、专业成绩合格率、师生比、专业带头人、教师结构组成、教师培训、教师企业实践、重点合作企业或基地、校企合作机制、新生报到率、在校生规模、毕业率、初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自主创业率等17个质控点进行数据分析,实施相关预警机制,及时进行改进。
五、 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0 |
一级指标(诊改项) |
具体指标(诊断点) |
目标专业等级指标 |
2019年任务目标 |
自诊结果 |
预警状态 |
原因分析 |
改进措施 |
1 |
专业规模 |
在校学生人数(人数) |
350 |
139 |
0 |
|
|
|
2 |
是否连续招生 |
是 |
是 |
0 |
|
|
|
3 |
报到率(%) |
≧90% |
90 |
0 |
|
|
|
4 |
课程建设 |
校本自编教材建设(本数) |
≧5 |
1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5 |
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门数) |
≧6 |
2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6 |
在线课程(门数) |
≧6 |
2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7 |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门数) |
≧2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8 |
校企共建课程(门数) |
≧3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9 |
实训体系建设 |
校内实训室(个数) |
≧4 |
0 |
1 |
未到达目标值 |
教学资源和实训室建设企业合作资源都较为缺乏,未能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标准的无缝对接 |
正在建设中 |
10 |
实训实验开出率(%) |
≧90 |
90 |
0 |
|
|
|
11 |
生产性实训基地(个数) |
≧1 |
1 |
0 |
|
|
|
12 |
校外实训基地(个数) |
≧4 |
1 |
0 |
|
|
|
13 |
师资队伍建设 |
专业带头人职称 |
高级 |
0 |
1 |
未到达目标值 |
受职称评审相关文件限制,专业带头人虽达到提升职称的条件,但未取得相应职称。 |
学院完善职称评审相关制度,创新职称评审做法,提升教师职称评审水平。 |
14 |
骨干教师数量(个数) |
≧3 |
1 |
1 |
未到达目标值 |
云计算专业2018年开设,学院2019年未启动骨干教师遴选工作。 |
2020年学院启动骨干教师遴选工作时,推选3名教师参选。 |
15 |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
≧80 |
60 |
0 |
|
|
|
16 |
职称结构(中级以上占比) |
≧50 |
40 |
0 |
|
|
|
17 |
教师获奖人次(地厅级及以上) |
≧1 |
1 |
0 |
|
|
|
18 |
教师下企业人均天数(天/年) |
≧20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19 |
校企合作 |
合作企业数量(个数) |
≧4 |
1 |
1 |
未到达目标值 |
2019年在校企合作方面对接了几所企业,但推进力度不够。 |
找准企业需求,拓宽思路,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找到与企业的契合点,2020年完成新增2所合作企业。 |
20 |
是否校企双主体育人 |
是 |
是 |
0 |
|
|
|
21 |
合作企业支持兼职教师人次(人次) |
≧3人次/年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22 |
接收10人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合作企业数(个数) |
≧3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23 |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
公开发表论文(篇数) |
≧5 |
1 |
1 |
未到达目标值 |
教师忙于行政事务,科研水平不高,论文写作能力不够。 |
推进科研导师工作,加大教师科研水平培养工作。 |
24 |
教学、科研项目(含专利)(个数) |
≧3 |
1 |
0 |
|
|
|
25 |
社会服务项目(人次或项) |
≧300人次/年 或1项/年 |
0 |
0 |
|
|
按照三年时间分配任务 |
26 |
人才培养质量 |
学生获奖人数(地厅级以上) |
25 |
7 |
0 |
|
|
|
27 |
毕业率(%) |
≧95 |
90 |
0 |
|
|
|
28 |
就业率(%) |
≧95% |
90.48 |
0 |
|
|
|
29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90% |
90 |
0 |
|
|
|
30 |
毕业生满意度(%) |
≧90% |
90 |
0 |
|
|
|
备注:1.目标专业等级指标:指的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类标准(2019-2021)中的对应专业级别指标; 2.2019年任务目标:指的是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年度任务分解表”中的2019年任务目标; 3.自诊结果为达到目标值,预警状态填“1”,达到填“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