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典型案例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云班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学诊改案例

发布时间:2020-11-24 来源: 编辑:gzqy 浏览量:

云班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学诊改案例

——《管理学基础》

【摘要】“互联网+教育”给教育行业带来一场课堂变革,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探索,融入云班课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为中心的地位,学生地位转变,主动学习,教师也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一、课程简介

《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承担着通过该门课的教学,将一名高中生引入管理科学殿堂的任务;又将起着为下续的各门管理课程铺垫专业基础的作用,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管理专业的兴趣与偏好,也会间接地影响到管理各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做法与过程

传统教育模式的中心是教师、书本、课堂,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被压抑,教师也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当下社会是需要综合性人才,学生要能积极思考、主动性强、知识面广、有创新思想,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势在必行,而“互联网+教育”给教育行业带来了一场课堂变革,打破了传统课堂。“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信息化教学的广泛应用,云班课便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方式。

《管理学基础》课程融入云班课教学设计,根据“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诊改工作方针,进行了诊断与改进。

(一)事前:设计班课

云班课以互联网为基础,教师创建云班课,学生通过邀请码加入班课,学习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随时反馈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学习内容。

(二)事中:多重手段并用

在蓝墨云班课设计的过程中,资源管理、学生参与度、完整的评价记录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支撑。

1、资源管理

云班课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资源,资源需由教师来上传及维护,可包括课件、电子教材、微课视频、图片等,形式多样。资源库的建立体现的是教师的知识面及课程设计,如何更贴近学生视角,如何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资源,这都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并且实时监督学生学习情况,主动联系不积极学习资源的同学,提高学生对资源的学习。资源上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提前预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课上能更轻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因对知识点的陌生感而抗拒课堂的情况发生,提高抬头率,课后学生还可以针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真正体现课堂的价值,如果只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忽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样的课堂价值是很小的。蓝墨云班课引入课堂,通过签到、测试、作业、答疑讨论、课堂表现(举手、抢答、选人、小组评价)、评价方式、私聊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生参与活动的分值都体现经验值,实时更新经验值排名,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1)签到。课堂中,教师不定时发起签到,一键签到或是手势签到,教师可直接掌握学生离教师蓝墨云客户端的距离、学生缺勤情况,学生逃课的侥幸心理得到遏制,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签到,无法获得经验值,在班级经验值班名中,名次变化,学生不甘落后,这就潜在刺激学生积极参与签到。

2)测试/作业。教师上传测试题,为学生开启测试,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参与测试,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答题完毕学生就能查看自己的分数及排名,找到知识盲点,有针对性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并上传至蓝墨云,省时省力,教师可随时批改作业,学生可知晓自己的错误之处,进一步更正。

3)答疑讨论。学生课堂单独发言,会有胆怯心理,教师课堂发起讨论,学生的讨论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握,通过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聊天方式参与讨论,畅所欲言,精彩的言论还由教师和同学的点赞,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课堂表现。课堂气氛不只是由教师一人主导,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才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心。传统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反映冷淡,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抢答、举手、选人、小组评价等方式,每一次答题教师都会给学生相应的经验值,特别是抢答环节,学生积极性极大提高,争为人先,乐为人先,为自己争取到答题机会,鼓励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敢于表达。

3.教学评价管理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用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的实践方法。在蓝墨云班课中,学生的每一项活动都被完整记录,以经验值的方式呈现,教师可在给予学生总成绩时,按照学生经验值总分折算为学生平时成绩,量化过程性评价,更为客观公平的给予学生期末总成绩。

(三)事后:总结

《管理学基础》课程融入云班课教学设计后,节省了点名时间,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云班课举手、头脑风暴等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成绩量化,学生更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三、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信息化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体现,慕课、微课、云班课等方式是信息化教学的手段,蓝墨云班课引入课堂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极大提高,课堂抬头率提高了,出勤率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学生爱玩手机,宜疏不宜堵,云班课将手机变为了学习工具,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教学相长,学校还可实现后台管理,掌握教师及学生动态,为学校管理添砖加瓦。

1、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教师是中心,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地位转化,学生从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参与教师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将情况反馈给教师。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学生从初步接受知识点,课堂中经教师讲解,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头脑风暴、讨论等形式,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抢答等课堂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入面,层次逐渐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并争取做班级经验值排名的冠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师生教学相长

有效的蓝墨云班课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教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进行设计云班课。寻找和制作好的资源是课程第一步,也是教师素养和学识的体现,将碎片化的资源进行整理,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整合并上传,针对知识点设置问答、讨论、测试,在课堂中固化知识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吸收程度。在整个实施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反馈、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课程再设计,精益求精。

3、学院管理精细化

学院通过蓝墨云后台管理,既可掌握教师授课情况,也可掌握学生出勤情况。高职学生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需要学生自律,也需要监督,学院将出勤情况发至系部,系部督促学生,与授课教师共同改善学生学习情况,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二)诊改反思

同时,经过一年的建设,课程问题也不断呈现,主要有以下3点:

1.教学资源需进一步补充,如建设案例库等。

2.师资队伍需加强。

3.多种信息化手段需共用,如雨课堂等也可加入课堂设计中。

(三)工作建议

根据课程诊改发现的问题,课程建设计划如下:

1.组建课程团队,丰富师资力量。

2.与企业合作建立案例库,不断丰富最新管理案例。

3.丰富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为学习主题,乐学好学。

上一条: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水净化与安全技术专业诊改案例

关闭

Copyright ©gzq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地址:贵州省花溪大学城     黔ICP备 10003953号